榕树下创始人:“榕树下”的式微是悲壮的

2017-12-06 14:04:35 评论 A+ A-

  说起网络文学,创办于1997年的中文原创作品网站“榕树下”堪称中国网络文学的鼻祖。

  它坚持“文学是大众的文学”,让一大批热爱文学的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圆了文学梦,见证了包括饶雪漫、安妮宝贝等知名作家的诞生,还一度在文化界引发了以“榕树下”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现象的全国大讨论。

20171206105231.jpg

“当年榕树下”网络文学20年回顾讲坛现场

  网络文学最纯粹的梦想宝地

  “榕树下”当年的鼎盛是现在的我们所难以想象的。在上网人数只有数百万、近千万的上世纪90年代,“榕树下”每天都能收到近5000篇投稿。

  其读者从工人、教师,到白领、公务员,涵盖60后、70后、80后三个非常大的群体。

  作为创始人的朱威廉骄傲地说:“当时可能新浪和搜狐都不如我们的点击量。那些偏远学校的学生和老师,如果写的文章被榕树下采用了,那比登上其他刊物要有荣光得多。”

20171206105246.jpg

榕树下”网站创始人、首任CEO朱威廉

  回想创办“榕树下”的初衷,朱威廉明确表示:“我做的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。”

  “榕树下”倡导“生活·感受·随想”

  朱威廉想让平凡人执起笔来,在书写生活、抒发情怀的同时,也能传达人文精神,传达力量。

  “榕树下”网站曾独家刊载癌症患者陆幼青《死亡日记》、艾滋病人黎家明的《艾滋手记》,在当时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索。

  “榕树下”的创办也不以营利为目的

  1994年,中国接入世界互联网。就在那一年,朱威廉从美国留学归来创业。

  在挣下一大笔钱后,朱威廉带着一份人文情怀,开始创办“榕树下”。

  朱威廉自嘲道:“少年得志赚的钱,都被榕树下弄没了。”2000年,朱威廉个人出资近百万,按字数购买了作家的版权后再将他们的作品搬上网站。

  曾作为职员的陈村也对“榕树下”当年的巨大投入表示了肯定:“最鼎盛的时期,我们在北上广和重庆有四家公司,有最顶级的办公楼,120多名员工。我一个月的工资就够我买三平方米的房子。”

  “如果我当年把钱用来买别墅,也许现在已经有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的身价了。但我觉得也许有所得就会有所失吧,如果使命召唤我做一名落魄的文学青年,那我就履行我的使命。”

  对于当年为“榕树下”做出的牺牲,朱威廉丝毫不觉得后悔。

  谈到“榕树下”的式微,李强用了“悲壮”二字来形容。

  上世纪90年代的确是互联网发展的春天,到处都是关于互联网的想象。而“榕树下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“9•11”事件的发生。

  当时,“榕树下”正处于融资阶段,而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倒塌,对当时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增长乏力的世界经济可谓沉重一击,也完全切断了“榕树下”的后路。

  朱威廉表示:“如果当时处于现在这样一个平顺的互联网发展时代,榕树下很容易被融资介入,能很快资本化、市场化,迎来商机。但当时所有路都绝了。”

  另一方面,现在网络文学所广泛采用的付费模式,在当年的互联网发展条件下,是无法实现的。

  “榕树下”也曾探讨过阅读收费的问题,但“当时要收网民的一块钱是很不容易的,现在发红包就能解决的问题,当时必须得去邮局寄,没人愿意那么干。”

  这样看来,“榕树下”的没落,也许正是因为它出现得太早;但也正是因为它的“生不逢时”,使它成为网络文学最纯粹的一方梦想宝地。

[编辑:爆侃网文]
分享到:
回顶部
首页 新闻 业界 风月 业者 企业
爆侃网文APP
下载